艳阳四月,繁花似锦,生机勃勃。在青岛西海岸交通商务区,呈现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的繁忙景象:总投资50亿元的鑫东云计划科技谷项目,两栋科研楼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主体及基础施工;总投资50亿元的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项目正在进行土石方作业。
很难想象,几个月之前,这里还是一片闲置土地。而在不久的将来,多栋高层数字经济科研楼将从这里拔地而起,崛起一个新的产业高地。
土地,是承接项目的关键载体,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青岛西海岸交通商务区按照“保障好土地要素、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要求,科学制定低效用地盘活整治方案,高效务实推进整治工作开展,有效拓展了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解决了300亩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建而未尽用地的盘活整治工作,保障多个大项目加速建设。
“点对点”服务
唤醒沉睡土地资源
眼下,鑫东云计划科技谷项目正加速推进。该项目2022年9月份正式落户青岛西海岸交通商务区,占地面积201亩,将建设全球大数据实训中心、处理中心、测试中心以及全球战略伙伴智慧产业试验区研发机构,建成后将有力促进青岛大数据产业、海洋科技产业云服务等领域发展。
项目能够有序推进建设,离不开交通商务区的主动作为,靠前服务。
“鑫东云计划科技谷项目用地是交通商务区在铁山工业园盘活的201亩低效利用土地。”青岛西海岸交通商务区国土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润兵说道,“但因该宗土地多年未进行有效开发建设,随着用地政策的调整,出现了历史遗留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可能造成土地无法使用。”
一边面临项目开工迫在眉睫,时间紧、任务重,一边面临“沉睡”20年之久的闲置土地资源使用难题,青岛西海岸交通商务区发挥专班、专员力量,“点对点”精准服务、“实打实”提升效能,抓大面、抠细节,破难题、抓推进,为解决土地使用难题及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强保障。
低效用地成因多样,企业经营状况不一、诉求各异,须因时因事因地分类处理,杜绝“一刀切”现象。“我们多次对接协调有关部门,白天到档案馆查阅有关资料,晚上利用影像图分析国有土地使用证与批次用地红线部分不符的原因,与职能部门对接会商、研究对策、制定方案。”刘润兵说。
本着一案一策、特事特办、尊重历史、重视现实的原则,交通商务区最终研究出了一套符合政策规定又能切实解决土地补偿问题的方案,为鑫东云计划科技谷项目按时开工打下了基础。
坚持“三个一”
征迁按下“快进键”
梳理清项目用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后,另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厘清未清场土地台账、完成征迁工作。
“围绕中心工作,我们坚持‘三个一’工作模式,即一本台账、一个方案、一套机制,会同属地街道想方设法破难题,多措并举抓推进,高效有序地完成了项目地上附着物的征迁清场工作。”青岛西海岸交通商务区征迁专班负责人、四级调研员董金钰说。
董金钰介绍说,征迁工作坚持项目至上原则,深入现场摸清底数,坚持一个项目一本台账,分解细化责任,通过摸底建账、督导交账、公开晒账,助推项目征迁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项目征迁补偿工作方案的制定是项目征迁保障首要要素,我们厘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案,画好‘路线图’、定下‘施工图’,征迁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董金钰说。
近一个月内,青岛西海岸交通商务区发挥专班统筹调度作用,与街道强化融合,加强征迁工作日报送制度,形成了一套切实有效的保障机制,为征迁工作顺利完成保驾护航。
截至3月底,项目地上附着物清理工作全部完成,彻底唤醒了近300亩闲置土地,保障了鑫东云计划科技谷项目及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项目的建设。
招引结硕果
产业新城加速崛起
一地一策、靶向处置闲置土地,推动“土地存量”向“发展流量”转变,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社会经济发展争取到了地域空间,也有力地推动了交通商务区产业新城建设进程。
今年一季度,交通商务区完成认定50亿元以上新经济项目1个,10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1个,实现内资到账26亿元,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全口径税收2193万元。实现投资50亿元以上的鑫东云、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项目落地,总投资约13.8亿元的利康源医疗科技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新启动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水动力国际交流中心项目和泛美国际航空城项目。
同时,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引进中巴国际文化产业园项目,一期总投资约5500万美元,拟引进超过200家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商家入驻,打造融合文化交流传播基地,建设成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示范性项目。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下一步,青岛西海岸交通商务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项目发展“护航员”“服务员”,主动站在企业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以最优营商环境打造创新产业沃土,全力打造新经济活力示范区,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奋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贡献力量。(董梅雪)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