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是社会治理的“微细胞”,也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度和温度的“神经末梢”,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出现和发展,为社区建设赋予了新的动能,如何让智慧社区发挥更大的优势,是当前的热门话题。
2022年5月,民政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初步打造成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社区,社区治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方便群众办事。
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各地创新,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打造智慧社区,要让群众爱用受用,真正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需要集约化打造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与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联网对接或向其迁移集成。
依托集约化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提高社区综合治理效率。传统的基层社会治理,通常以人工登记表格、打电话、登门拜访等治理方式,不仅效率水平低下且重复劳动,更无法满足社区的治理需要。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搭建数字治理平台,社区工作者及时进行信息共享、协同联动,通过平台进行健康监测、居民信息统计、人员车辆出入、信息发布等工作,将传统社区治理工作搬到线上,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依托集约化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创新政务服务提供方式。依法向社区下放政务服务审批受理权限,创新政务服务提供方式,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运行模式,推动跨部门业务协同、信息实时共享。“拿出手机,打开小程序,可以清楚地了解办事所需要一切手续,很方便。”通过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让社区居民及时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让各项服务资源实现共享配合,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依托集约化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还可以拓展智慧社区的治理场景。建立健全民情反馈、风险研判、应急响应、舆情应对机制,提升社区全周期管理水平。消除“数字鸿沟”,强化数字技能教育培训服务、加强社区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医疗、社保、民政生活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应保留线下办理渠道,推广“一站式”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便捷服务。
科技贴心,生活才能更舒心,智慧社区的探索并不仅于此,集约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需要探索更多可复制的成功经验,让社区服务更加有温度,居民生活更幸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