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读出一个字音,希望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用在赛场上奋力搏击的方式,唱响生命最强音;在职场奋斗、勇于创业,留下的是一串串不懈奋斗的坚实足迹……追梦路上,残疾人需要付出更多艰辛。
为了给予残疾人托举梦想的力量,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关心指导下,市残联遵循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宗旨,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特殊的政策、特殊的感情、特殊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像正常人一样幸福生活。
残疾儿童在进行康复训练。
社区残疾人康复机构。
让“春天的事业”更加温暖
残疾人事业被喻为“春天的事业”。要做好残疾人工作,必须有更多的耐心、更细的关心和更博大的爱心。近年来,我市通过“普惠”与“特惠”政策扶持相结合,加大兜底保障和帮扶力度。
对于许多残疾人来说,各类政策保障如同洒向坎坷人生的一缕阳光。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残疾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出台了《石家庄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石家庄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5)》《石家庄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和《石家庄市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市残联还与市直多部门联合出台了涵盖康复、救助、教育、就业、文体等涉及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系列专项文件,为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我市通过制定方案落实工作措施,推动解决一批残疾人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家住鹿泉区大河镇南故城村的封满良,十几年前因意外受伤后导致腿部截肢,被评定为肢体二级残疾。两年后又因脑出血导致偏瘫右侧身体无力,瘫痪在床,不能自理,平时都是爱人付书珍在家照顾。鹿泉区残联得知情况后,联合鹿泉区大河镇对封满良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安装不锈钢安全护栏、靠墙扶手并发放轮椅,为他们日常出行提供了便利。
翻开全市残疾人工作“成绩单”,引人注目的还有残疾人托养服务。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参与活动、康复训练,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很多残疾人家庭由于家里人忙于生计难以照顾,井陉矿区残联的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就为残疾人提供日常康复训练、基本生活技能训练、文化娱乐、日常生活起居等基本服务,切实减轻残疾人家庭的照料压力。集中托养与居家托养并举的井陉居家托养模式在全市得到有力推广,一户多残、孤残重残、多重残疾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得到优先照护。截至目前,我市有6.32万名残疾人签约免费家庭医生,9116名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享受到了集中照护、日间照料、居家服务、邻里互助等多形式的社会化照护服务。
驱车出行唐县,往东不足3公里,一座红顶的楼房格外引人注意,这是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这座集就业、培训、创业、康复、托养、励志、工疗、娱疗、农疗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双创园,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县域残疾人脱贫攻坚的新路子。一百多位残疾人及家属在这里健康地生活,不仅通过劳动养活了自己,还收获了自信。受身体障碍、劳动能力弱、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影响,贫困残疾人是贫困人口中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的人群,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我市坚持将农村贫困残疾人群体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建立“一人一档”精准帮扶工作机制,注重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全市17673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尊严”。
与此同时,全市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权益保障机制体制亦不断完善——五年来,先后获得市级残疾人事业经费2.87亿元,保持了3年连续增加;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护理补贴制度,13.73余万名残疾人获得补贴;继续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残疾人考取驾驶证补贴,免费办理残疾人“爱心公交卡”,推动出台残疾人免费乘地铁政策,全市残疾人出行越来越优惠便利;自去年5月15日起,我市开始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全程网办”,为残疾人提供更加贴心便利的服务;全市组织残联法律顾问现场“面对面”答疑20余场次,有效提升了残疾人法律法规政策的知晓度和维权意识;市残联积极推动落实“民生保障大走访”“助残服务回头看”“助残暖冬”等系列专项行动,为困难残疾群众切实解决了一批操心事、揪心事。
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培训现场。
奋力托举起残疾人绚烂的梦想和希望
谁都有梦想和希望。但是,残疾人梦想和希望的实现比健康的人需要付出更多。在积极为残疾人落实优惠政策的同时,市残联主动作为,奋力为残疾人托举起绚烂的梦想和希望,让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台球……台球……”2月22日上午,石家庄爱之声康复指导中心的特教老师王爱丽握着泽泽的小手上正音课,让孩子感知发音时的气息。王老师介绍,泽泽刚到这里时一个字也不会说,现在经过了训练可以连续说五个字了,到今年底他基本可以正常交流了。据了解,今年我市将至少对1047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
康复是残疾人就业、就学、融入社会的前提,但由于康复周期长,专业性强,需要医务人员正确指导、持之以恒,许多残疾人因为经济原因等难以坚持。市残联积极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深入实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近五年来已经有7200名儿童最大程度减轻了残疾影响。市残疾儿童筛查评估中心持续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培养扶持了一批示范性儿童康复机构,有力提升了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人人享有康复”计划让6.31万人次享受到免费康复服务、2.75万人次获得免费辅助器具,全市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超过了85%。
“这是咱们店铺新上的产品,性价比十足……”2月24日,深泽县耿庄村村民纪欢欢正面对着镜头,通过网络向广大消费者介绍着自家的日用产品。纪欢欢天生残疾,在深泽县残联的帮助下,她结合当地产业,依托淘宝、拼多多等平台走上了直播电商创业的路子。“我现在每个月都有至少2500元的收入,终于实现了自食其力。在这里,我找到了‘家’。”乔红雁患有先天性脊柱裂,无法正常行走。在多次就业失败后,她来到残疾人丁玉坤牵头创办的残疾人创业中心,经过技能培训顺利就业,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就业乃立身之本,对残疾人而言,能和健全人一样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丰衣足食,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更能体现自己“不残缺”的人生价值。为了让残疾人“体面地就业,有尊严地生活”,我市持续开展好残疾人就业促进专项行动,积极构建市、县两级残疾人就业洽谈会、就业援助月、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等就业平台,全面实施残疾人技能提升计划,大力开展针对性强、见效快的技能提升培训服务,不断提高残疾人的自我发展能力。五年来,11464名残疾人获得了“订单式”“精准式”“就近式”培训,9649名残疾人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增收。
“加油!”“往左!”“有啦!”……在河北冰缘冰壶俱乐部,一支残疾人陆地冰壶队正在进行训练。这支队伍有个正式的名字——石家庄市“我心飞扬”残疾人陆地冰壶队。这支冰壶队由来自石家庄市区的32名残障人士组成,队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夺得过2020年京津冀残疾人旱地冰壶大赛冠军、2020年京冀蒙残疾人旱地冰壶邀请赛第六名。
坐在轮椅上歌唱,他们传递的是快乐和幸福;没有舞动的双臂,他们却能在赛场上跃出惊人的高度。近年来,我市持续做好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设立、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养、重度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三个重点项目,有效满足残疾人康复健身需求。并充分利用残疾人日、残疾人健身周和特奥日等残疾人节日和时间点,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持续推进残疾人冰雪运动季,不断扩大冰雪运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为残疾人搭建了通往快乐的舞台。在2019年意大利冬聋奥会、2021年东京残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上,我市运动员共取得8枚金牌、5枚银牌、6次打破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于前列。
我市残疾人事业既阔步发展,又饱含各种感人事迹,先后涌现出了许多自强不息的先进人物。我市残疾人运动员马佳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残疾人运动员王晨阳被国务院授予北京冬奥冬残奥突出贡献个人称号,被评为2022年度石家庄市“感动省城”十大人物;我市残疾人关庆丰在京津冀残疾人文化交流中书法荣获一等奖;市特教学校师生舞蹈《同窗的幸福时光》,在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中取得第一;残疾人刘夏的《我是追梦人》、吴家欣的《当幸福悄悄在靠近》在全省残疾人征文中位于前列;我市残疾人丁玉坤作为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市民广场的第一棒,参与了冬残奥会火炬的传递……残疾人的社会地位充分提高,不仅创造了人生价值,也充分实现了社会价值。
残疾人参政议政。
群众性冰雪运动会。
残疾人轮椅太极拳表演。
残疾人运动员比赛现场。
社会关爱擦亮残疾人幸福生活底色
对待残疾人的态度以及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如今,“理解、尊重、关心、帮助”变成了全社会的口号,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和广泛的扶残助残活动,也有力地影响着社会,改变着社会风气。
去年秋季开学前夕,赞皇县残联举行2022年度考入中高等院校的首批贫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金发放仪式,对该县考入中高等院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进行资助。据了解,有20名贫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享受残联助学金政策,补助金额达到4.8万元。
日前,新乐市中医院康复科护士孙迈最近收到了一份十分贵重的礼物,是来自自闭症患儿小“辰辰”对她生日的祝福。小“辰辰”经过3年的康复训练已经顺利成为一名小学生。新乐市积极开展未成年残疾人“五个一”活动,通过送一套康复图书、听一次英雄故事、看一场励志电影、学一项生活技能、游一个公共公园等活动方式,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心态,激发孩子们的进取心和恒心,埋下树立长远目标的种子,让他们心中充满希望和阳光,从而促进未成年残疾人身心健康发展。
无障碍改造,让生活有“爱”无“碍”。轨道交通是一项惠民工程,轨道交通无障碍设计和建设标准直接影响残疾人平等、出行。3月13日下午,市轨道办总工程师杨立众一行到市残联对接轨道交通设计中的无障碍建设工作。杨立众表示,后期将诚心邀请不同类别、不同残疾程度的残疾人朋友,亲身体验我市最新的无障碍设计,现场征求残疾人朋友的意见建议,通力将地铁4、5、6号线无障碍设施打造成公共服务设施中的示范性工程,更加方便残疾人出行,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我市在全省率先为肢体残疾人开辟免费停车场地、全面落实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和地铁政策、鼓励和支持电视台开办手语节目、推动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不断更新完善,残疾人走出家门更加方便,参与社会生活、共享全市文明成果的天地越来越广阔。
我市精心建设助残志愿队伍,不断健全志愿助残工作机制,及时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服务对接、服务记录、组织管理、评价激励、权益维护等制度,促进志愿者助残服务日常化、专业化、长效化。石家庄高新区希望之家社工服务中心有一支以扶残助残和专业化社工服务为基础,集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社区服务、文体服务、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志愿服务队,目前已带动几百名爱心人士参与到爱心助残的公益活动中。我市出租车司机焦文更带领着爱心助残车队,长期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中华民族助残济困的优良传统,努力奔波在残疾人出行服务一线,被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为“2021年最美出租车司机”。
我市还在全省建立首个市级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加大鼓励和吸收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实施助残慈善项目力度,扩大社会组织扶残助残参与度,为残疾人工作注入活力和动力。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一个个爱心捐赠的身影,一场场爱心活动,石家庄大地不乏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以物资捐赠等多种形式关爱残疾人,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基本形成。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如今,石家庄市残疾人沐浴着党和政府关爱的阳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新征程上,正与全市人民一道,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石家庄场景贡献一份力量。
石家庄发布(shijiazhuangfabu)
运营|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来源|石家庄日报记者 王静
编辑 |王恩 李雪莹
责编|胡光
➤538个项目,总投资1447.3亿元!石家庄市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石家庄市出台实施办法支持总部企业发展 总部企业落户最高可获5000万元奖励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