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记者 庞婷)3月26日,“就业在北京”春风行动暨京津冀2023年通州-北三县专场招聘会在通州区西集镇文化广场举办。本次招聘会面向通州区和廊坊市“北三县”城乡转移劳动力、大龄人员、登记失业人员、进京务工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京冀两地100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412类总计2095个就业岗位。活动吸引7.3万求职人员参与,收到简历160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600余人。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京津冀联手 共促企业人才“双向奔赴”
家住通州区的胡先生,想找一份电器维修或设备安装方向的工作,招聘会开始不到半小时,他已经投出了3份简历。“我比较关注薪资和社保,期望薪资在1万元左右。线下招聘会的氛围非常好,也能够给求职者提供更多机会。”
胡先生与企业沟通岗位信息(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收获满满的不止求职者,不少企业也如愿招贤纳士。“我们公司主要做高端装备制造,本次招聘会主要招聘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激光设备工程师等6类岗位,来参加这次招聘会的有通州区、廊坊‘北三县’和北京其他区域的求职者,这对于企业和求职者双方都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英辉(大厂)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人事总监贾燕告诉记者,她所在的企业已经与6名求职者达成初步意向,后期会陆续安排他们到公司面试。
贾燕了解求职者工作经验(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对于部分企业关注的外地员工工作稳定性问题,贾燕表示,公司在招聘时并不在意求职者的户籍情况,主要还是看重专业能力。“公司会给外地员工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比如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在生活便利的小区给员工租赁家庭住房,帮助外地员工的小孩办理入学手续等,通过一系列措施免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北京通州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曾是线下招聘会的常客,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只能通过线上招聘,本次招聘会是该企业在疫情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后参加的首场线下招聘会,“对于一线劳动者来说,线上招聘的困难相对较大,因此线下招聘会还是我们的主要招聘渠道,今天不到1小时,我们已经和十几位求职者达成了初步意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助理张雯对招聘效果十分满意。
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军介绍,今年2月,通州区与廊坊市“北三县”联合召开了“通州-北三县”就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重点,全面加强区域人力资源信息、政策、服务协同,实现资源深度共享。今年,通州区将持续利用“通州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平台、职有“兰”图就业直播品牌等全媒体就业服务模式,为辖区百姓带来更多优质岗位信息,同时激发廊坊市“北三县”地区人力资源市场活力。
服务站搭桥 为退役军人提供精准就业服务
招聘会现场,除了设置职业指导、政策解读、人社服务等服务专区外,还特别设置了退役军人服务台,专门为退役军人推荐就业岗位。“我们根据他们登记的求职需求,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岗位,同时在现场发放宣传册,普及退役军人就业保障等相关政策。”西集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办事员李杭告诉记者,为了做好本次服务工作,他们提前两三天开始做准备,整理退役军人信息、了解招聘企业岗位,“我曾经也是退役军人,对部队的感情很深,我有责任把退役军人的就业保障服务做好。”
李杭(右)了解退役军人就业需求(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截止到招聘会结束前半小时,已经有10名退役军人填写了求职信息,其中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只有26岁。到目前为止,西集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已经成功帮助4名退役军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工作人员向退役军人介绍就业政策(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为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人社局深入促进就业岗位信息资源共享,在官网设立劳务协作专区,方便劳务协作地区求职者获取信息。北京市人社局每周向河北省石家庄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和雄安新区等地区定期推送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共推送招聘岗位信息近9万个,联合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2场。接下来,北京市人社局还将加强“就业在北京”品牌建设,持续开启京津冀联合招聘,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洽谈会,推进三地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和重点群体就业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