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上海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持续引发社会各界对于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的关注。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中办国办去年底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

正致力打造一支与城市地位相适应的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队伍的上海,需要在多方面加速打通裉节,大胆创新破题。譬如,需要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加速改革,构建协调机制,让技能人才不受学历、社会心理接受度所困,进一步疏通成长成才通道;需要设立科学合理的技能人才评价标准,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需要构建多方协同机制,破解“校热企冷”窘境,让各方敢于为明天“埋单”,形成可持续的推动力……

“校中厂”如何破圈? | 蹲点调研记·大厂里的小学徒①

深夜,南湖职业技术学院17号楼4楼灯光明亮,袁国旭与带教老师复盘在此次上海市首届技能大赛上的发挥。此次大赛中,他在汽车技术这一项目中排名第一,他也将代表上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好成绩自然引来不少企业注意,但袁国旭有自己打算——希望能在学校接触更多新车型拓宽眼界。

高质量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是个大趋势,实践中诞出了“厂中校”“校中厂”等诸多新模式,但实操中依旧存在堵点。投入,就是一道颇费思量的题——谁来投,怎么投,如何让企业能放心大胆为明天“埋单”,如何将最新的技术、产品反哺人才培养……

经过蹲点采访多个产教融合项目,记者发现,不少学校启用新技术、高投入、新平台,试图破除原有“校热企冷”现象。

困惑一:再过硬的技术依旧免不了“滞后”

汽车技术,这一项目考核的是对于汽车的综合理解,类似长时间的外科手术,一方面要有能力判断随机出现的“故障”,另一方面,2天的比赛时长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

袁国旭的脱颖而出与长期坚持相关。每天早晨6点到晚上9点,他要模拟4组模块的演练,即使不在比赛时段,只要走进车间就会穿上比赛用工作服。车间与印象中的机油满地不同,所有工具摆放都严丝合缝、井然有序,确保第一时间顺手握就。

在车间里走一圈,问题一望便知,器材教具“滞后性”是师生们面对的挑战之一。

发动机操作台上大众发动机机型是2008年的产品,成列的汽车车型中最新的是前年生产的纯电动车型大众ID.4,这是学校为了追赶最新技术之后紧急追加投入。

企业产线出品的最新车型难进入学校,那么练就再过硬的技术依旧免不了“滞后”。放诸市场,这几乎就是一个“难言之隐”。

其间的痛点,行内人清楚——如果学校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投入“校中厂”的积极性就会明显下降。

当然,困局依旧是有出路的。

现实中,有企业和学校纷纷主动迈出一步。

比如,南湖的方案是与人工智能企业联合,利用5G+XR新能源汽车教学实训,在虚实结合的教学环境下,只需要配备一辆整车,多副增强现实眼镜,学生就可以参加新能源汽车的高压防护、构造拆装与检修、驱动电机等模块的训练和考核。

记者体验了一堂虚实结合的线上课,最新款荣威EI6新能源车的电机能打散为多个零部件,更好帮助理解汽车内部构件,此外这套系统还能模拟实际操作,即便是外行的记者,也能一步步拆解电机找到故障点。

该方案另一个优点是规避了危险。由于低压的危险性,18岁前未取得“低压电工证”这一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学员就不能接触新能源汽车带电操作,如今新能源相关修理课程能顺利进入课堂产线,帮助学生们融入新能源产业。

“当然实际用新车进行各项训练会更好,但与科技企业合作之后的新方式帮助我们以最小的成本紧跟技术发展进行各项教学。”在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汽车服务系部主任朱列看来,产教融合的机会在挖掘中逐渐展现,但这需要各方主动跨前一步。

如今17号楼体验中心已成为学生们的实践“图书馆”,这里有上汽集团、宁德时代等多家企业,共同推进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建设。技能大赛的高水平更加贴近企业工厂的实际,好成绩背后离不来学校搭建的良好平台。如何打通人才培养通道,服务产业最新发展需求?从打破原有学段分割,到打造长周期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变革教育目标到更新专业设置,从促进产教融合到加强师资培育,南湖职院的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探索有了更大的意义。朱列透露,这一届技能人才越来越“吃香”,有着光明的未来。

详细阅读请点击

“商飞班”能否推广?| 蹲点调研记·大厂里的小学徒②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胡浩杰眉间洋溢着喜悦。临近毕业,他同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协议。他所在的“商飞现代学徒制班”,九成同学成为准同事。毕业即就业且高质量就业,小胡意气风发:“高职院校学生进大企业不易,要好好珍惜。”

对于职校生,像“商飞班”这样严丝合缝的双向奔赴,让学生、校方及企业津津乐道。但“商飞班”能否进一步推广?

拆解这个问号,首先要理解企业在职校进行定向培养的底层逻辑:储备一定规模的人才,减少适应企业的成本。这类企业需得到学校高度认同,以此扩大产教融合规模,做大“掐尖”基数。而职校要培养更多能就业、高质量就业的学生,也需充分明确企业用工的技能标准,精准踢出“临门一脚”。

记者在蹲点调研中发现,校企不约而同提到一处关键——技能评价标准。放眼全国,2019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也就是“1+X”证书。要求试点院校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衔接,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X证书”用以体现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培训评价组织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建设主体。实操中,相关部门会遴选社会认可度高的龙头企业作为培训评价组织试点。

如何用好这样一种综合评价标准,助力职校生精准就业?这成为各方不断琢磨的问题。

困惑一:龙头企业定标准,如何扩大输送面

何以成就“商飞班”?

胡浩杰的专业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在商飞的实习岗位是航电操作员。学到第二年,他通过商飞面试被选入“学徒制班”,在专业课程基础上加入商飞“定制课程”。

专业所属的中德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孟秋静,直言产教严丝合缝的关键抓手:商飞输出标准。

比如教学认证:“校内专业课老师需经商飞授权认证通过才能授课。老师对着商飞技术人员授课,按商飞技术标准认定合格才能上岗。”

又如实训用的耗材:“即便是捆扎导线束的绑扎带,也是特定品牌航材。”

再看授课讲义:“单独印制,会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胡浩杰回忆一门印象深刻的“定制课程”,行业里出现推梯架碰到飞机的情况,“商飞马上加设相关产品保护课程,包括梯架的使用以及相关规范。”

学习过程中,商飞定期组织考核进行淘汰,最终入职的毕业生经其内部评定上岗等级普遍为“二级”。

孟秋静认为,推广“商飞班”的前提是企业提供精细的培养标准,特别是岗位能力要求和工艺技术标准,“快速消弭了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岗位适应过渡成本”。

但不可否认,行业属性以及商飞在行业中的声量决定了其标准的含金量。“企标”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行标”。胡浩杰说,毕业校招时,不少同学也得到其他知名航司的青睐。

“商飞班有一定特殊性。”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方林中认为,部分在行业中独树一帜的企业可以探索让“企标”成为“行标”,赋能校企融合人才培养。“现实中,职校学生进入行业龙头企业难度较大,但进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失为就业选择。比如龙头企业开发出行业认同的相关技能认证标准,学生通过龙头企业的认证考试,就能加大入职上下游企业的几率。”

他以某品牌机电产品打开中国市场的经历作比:“该品牌进入市场较晚,竞争力不强,于是品牌方免费捐赠给职校设备实训。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大量会使用该品牌设备的人才。人才用某品牌设备更为‘顺手’,那么在品质价格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企业就会倾向于购买该品牌设备,该品牌由此慢慢扩大市场占有额。”

除了自身消化就业,龙头企业也能助力行业就业。孟秋静透露眼下商飞尝试的方向,即把供应商员工的相关岗位基本技能培训也“提前”放入学校,“学生将来也可以通过培训进入供应商企业”。

详细阅读请点击

“包起帆”可否复制?| 蹲点调研记·大厂里的小学徒③

26岁的黄健是立邦公司的一名“小队长”。他曾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上海选拔赛第一名,企业愿意破格录取技术能手,并为其打造个性化成长路径。比如,在晋升方面不受学历限制等。如今,小小粉刷匠黄健成为立邦产业人才发展中心教育团队负责人,负责施工人员、导购人员在创作技术、色彩上的培训。他的梦想是向包起帆学习,成为一名“大工匠”。

“包起帆”可否复制?

对于这个问题,采访中,包起帆回忆说,从普通码头装卸工成长为大国工匠,靠的是自己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法子。

当然,他也是相关制度的获益者。1977年上海业余工业大学开始招生,只有初中二年级文化程度的包起帆考试没有通过,但因为获得“工业学大庆”先进个人和先进生产者,学校破格录取了他,包起帆就此开启成长成才之路。

这样一种能改变技能人才命运的“破格”和绿色通道,能否让更多人获益?

记者在蹲点调研中发现,现实中,很多技能人才在毕业后面临着升学、就业、留校任教三条路,但这三条路似乎很难“兼容”——只有拿到大专或本科文凭,入职后才有进一步晋升空间;只有在企业磨练过一段时间后,才有资格回校教授实操性更强的技艺。

全国总工会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从2016年底的4791万增长到2021年底的6000万,仍供不应求。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而让更多“小学徒”成长为能扛大梁的“大工匠”,已不仅仅关涉绿色通道,需要一场全方位的破题破圈破壁,让人才不受学历所困,让就业与升学不再成为选择题,让学徒收获复合型培养……如此,才能让“包起帆”们竞相涌现。

困惑一:升学就业如何兼顾?

在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斩获货运代理项目金牌的朱珂这些天忙得脚不沾地,白天一头扎到实训基地里练习,晚上俯身于书桌前备战英语科目,“手上的技术活不放下,还得有新目标”。

一切源于曾经面临的两难抉择:收下知名企业的录取通知书,直接在货运物流岗位就业;抑或冲刺备考研究生,等学成后再求职。

朱珂选择了升学,她相信学成后能有个好前景。对于大多数技能人才来说,升学和就业仿佛是在天平的两端——选了升学意味着要面临未来更严峻的竞争,选了就业则怕因为学历有限而在升职加薪上碰壁,“能否探索一种‘留岗停薪’新方式,这考验的是企业的魄力和相应体制机制的保障”。

采访中,不少技能人才感慨:“现阶段的技能人才培养只解决了从学校到企业的内容,到了企业之后的成长仍处于摸索阶段。”

破题同样得从源头来。上海市人大代表何曙光认为,应健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通道。

比如,以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还可完善中高、中本、高本、本科专业硕士相衔接的培养体系,提升贯通人才培养适应性;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学历继续教育与专业培训,让行业企业及行业协会深度参与,构建产教融合终身学习体系。

详细阅读请点击

作者:祝越 苏展 占悦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