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是钓鱼人在水下的眼,而漂在水中的动作,则是我们预判钩饵在水下状态的有效手段,所以野钓最怕的,就是浮漂如定海神针纹丝不动,因为这就说明钩饵在水底完全没有动静,也就是没有鱼给口,甚至压根就没有鱼进窝。
钓鱼人管这种情况,叫做没有鱼口,所以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要想方设法诱鱼进窝,钓到还是钓不到鱼,倒是无所谓,关键是要搞明白,为什么鱼没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鱼没有口,一般有四个原因,第一,大体型鱼或者掠食鱼在窝子附近游曳,导致窝里没有鱼。第二,网工、电工光顾过,尤其是电工近期光顾过,水域里几乎就没有鱼。第三,温度急剧变化导致的鱼口闭停。第四,钓点选错,附近压根就没有鱼。
这几种情况,虽然都会导致我们久守无口,但是,虽然表象都差不多,原因却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原因的表象,并不是都无法解决的。
一、掠食鱼或大体型鱼进窝,鱼口会突然闭停
没有鱼口的四种原因里,因大体型鱼或者掠食鱼进窝,是最为明显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种原因导致的鱼口闭停,表相非常明显。
首先,鱼口闭停是突然而然的,仿佛被突然被群体操控,而在此之前,不管有没有抓住实口,浮漂都会有所动作,所以,这一种原因导致的没有鱼口,表象明显,不管有没有经验,只要鱼口突然闭停,多半是这个原因。
出现这种情况,应对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换钓组,换钓饵,尝试守钓大鱼,当然,能不能守上鱼口,那就不知道了。
第二种,抛大饵团进窝,利用大饵团进水的动静,惊吓进窝的掠食鱼或者大体型鱼,同时饵团沉底后,也能重新吸引鱼群进窝。
二、电工、网工光顾过的钓点
电工和网工所过之处,说是寸草不生是有点夸张了,但是,经历过电、网之后的水域,不管我们怎么打窝、诱聚,效果都不会很好。
不管是电鱼还是网鱼,都需要从近岸下水、上岸,而且对近岸的地形要求比较高,近岸地形复杂、崎岖、多草,都不太方便下水、上岸。
再考虑到携带渔网、电鱼设备需要交通工具,渔获也需要交通工具运输,所以能下水、上岸的地方其实并不多。
理论上,电工、网工能到的区域,钓鱼人也能到,所以这些区域并不神秘,而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如果近岸水草有倒伏,或者岸边某一部分区域相对潮湿。
那不出意外,肯定是有电工网工出没过,因为渔获、设备上水,不可能没有动静,轻巧就上岸了。
遇见了这种水域,如果是撒抛渔网,那还有可能钓到小鱼,如果是电工出没,那连鱼苗都不太有可能留存,还是换一片水域,或者干脆回家算了。
三、极端气象导导致的鱼口闭停
极端气象,包括降雨、大风、降雪、寒潮,甚至是突然回暖,都会导致水温突然发生变化,当然,除此之外,季节性因素导致水温长期过高或者过低,也会导致鱼口闭停。
这几种情况,都属于鱼的生理性闭停鱼口,没有任何办法,只有等到水温趋近稳定,亦或者恢复到正常情况。
如夏季早晚出钓比白天出钓效果要好,冬天早晚出钓完全没有鱼口,雨前、降雪前、寒潮前鱼口普遍比较活跃。
四、水域中压根就没有鱼
除了人工养殖塘,大多数水域,尤其是野外水域,鱼的相对密度是比较稀疏的,简单的理解,就是可能鱼群的总数,可能平摊到单位面积中,至少也能每个平米有2~3条鱼。
但是,水有深有浅,水底有草有泥有石有沙,不同的情况,会有着不同的鱼情,当然,更多的,是完全没有鱼,如浅水、水底无泥、水质差、溶氧差、水温低等等情况。
想要验证这种情况,其实很简单,只要用雾化好、腥香味浓郁的粉饵,抛洒到钓点,如果有小鱼闹窝,那也不会出现浮漂纹丝不动的情况。
反之,如果没有小鱼闹窝,那就说明水域附近压根就没有鱼,那么不管用什么办法,都是白费功夫罢了。
以上这四种情况,都是鱼口闭停,久守无口的原因,当然,肯定不止以上这四种原因,但是,对我们钓鱼人而言,不管是能钓上鱼的原因,是钓不上鱼的原因,都应该多见多闻,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更多钓鱼的乐趣。
#钓鱼#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