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用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在高校中,有无编制的差异。

大概在10年前左右,沿海地区发达省份的高校开始试行聘用制,然后一时间很多学校都招录了一批没有编制的聘任制辅导员。学校承诺,除了编制以外,其他的收入待遇、公积金、福利跟有编制的看齐。

后来,大思政的概念提出,从宏观来看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大学思政教育的一系列政策也相继出台,其中有一个关键的一项,就是要求建立大学思政辅导员的专职队伍,而且要求思政辅导员入编。

如今,已不仅仅是思政辅导员入编,不少省份已实现专职辅导员入编。比如在今年2023年下发的简报通讯中,介绍江西省辅导员队伍建设经验。其中就提到,江西省全省高校现有辅导员1.1万人,专职辅导员占比85.6%,其中已明确公办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在编制内配备。

从辅导员聘用制、脱编化到如今回归到编制化,这恰恰就体现了编制的一个重要功能。既能加强管理,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从入口处选优取强;又提供激励和稳定的条件,让更多专职辅导员可以沉下心来,专心于三全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当然,这是从管理上和队伍建设上,体现出来编制的重要性。如果不以编制引导,各高校的招录辅导员将人员混杂,能力、素质良莠不齐。又因为缺乏编制的吸引,很多辅导员的心思也并不在学校里。

对于队伍中的辅导员本身,也体现比较明显。比如虽然过去一些高校搞辅导员去编化时,提出非编辅导员的待遇等跟正式编制辅导员看齐,但是在很多事情上都体现出差异来。比如学校建设的教工小区,具备购房资格的往往是正式编制的教师、辅导员和行政编制员工,而非编的人员,基本上不具备购房资格,或者有很强的限制。

由此可见,即便聘用制的许诺再多再强,实际上也没有一个编制带来的稳定性更有保障。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