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看似寻常的塑料已成为各种高精尖设备重要的辅助材料。比如近年来广泛使用的“超塑成形”技术,可以使塑料变形成精密的形状与尺寸。目前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复合材料产品的生产。

“超塑成形”究竟强在哪?我国“超塑成形”技术和国际先进技术相比,有哪些特点和优势,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超塑成形”适用范围广

“超塑成形”是一种类似于老北京吹糖人的工艺,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材料的超塑性,通过吹入惰性气体使材料变形成特定的形状,从而获得所需的精密形状与尺寸。目前,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民用飞机、核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铝镁合金、钛合金、超高温合金构件以及非金属复合材料产品的生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航天三院239厂特级技师戴天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航天三院239厂特级技师戴天方表示,“超塑成形”技术可解决很多难题,比如,航空航天中某四层钛合金结构产品,内部有上下两层“田”字形状的加强筋结构,加工制造的难度系数非常大,而使用了“超塑成形”工艺就可以很好地加工出来。相比于增材制造(一种采用材料逐渐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等其他工艺,成形效果更好、批量产的成本更低。

我国的超塑成形机研发正在加速

超塑成形机最早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英国诺芝公司、法国ACB公司以及美国Accudyne公司都是国际上较早开展超塑成形设备制造的公司。受技术垄断,我国在该设备领域发展比较缓慢,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科研院所及航空航天各主机厂或总装厂对“超塑成形”技术应用需求不断提高,原有设备远不能满足科研生产任务需要,但进口“超塑成形”设备价格很高、采购装调周期很长、维修保养周期长(一般不少于3个月)费用昂贵,对国产高端“超塑成形”装备提出了强烈的自主化应用需求。

图为使用热成形/超塑成形设备制造的地铁设备(左上到右下依次为:车头组合体、车头前窗、车头顶板和内饰加强板)

为满足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超塑成形”产品的研制及批量生产的需求,戴天方表示,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239厂、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打破国外垄断,攻克材料、控制等技术难题,开发制造了高档超塑成形机,既满足了自用需求,还对外推广形成订单,为国内企业节省了大量设备购置经费。

此后,239厂还组建了热成形装备团队,通过承担厂课题1000kN热成形机,全面掌握热成形装备研制中的核心技术。此后又通过集团创新课题热成形及“超塑成形”智能制造单元研究,进一步掌握了功能更复杂、性能更强大设备的关键技术。

其中,智能化作业系统、多向挤压成形系统均为行业首创,由此全面掌握了全系列热成形及“超塑成形”设备设计制造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强力支撑了“超塑成形”特种装备产业化发展。目前已累计完成市场订单项目、课题项目十余项,签订市场销售订单4200万元。

“超塑成形”装备未来发展空间无限

近一两年,随着国产元器件及加工制造能力的迅速提升,同时在专用零部件领域内,各行业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开发,“超塑成形”装备的整机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装备的性能、性价比、可靠性得到更充分发展。

另外,随着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的集成和深度融合,“超塑成形”设备正朝着大型化、清洁化、自动化、多能场复合化及专用化等多个方向快速发展,“超塑成形”设备的生产效率也显著提高。戴天方表示,239厂将始终瞄准该领域前沿技术,脚踏实地搞研发,同时依托239厂里的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金属成形技术与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坚持“聚焦主业、服务军工”的理念,通过上游做工艺,下游做装备,实现工艺装备一体化发展。在“超塑成形”装备未来的发展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监制:白中华

记者:张棉棉

编辑:杨扬 马千雯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