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视频 记者 王媛
“温度越高,颜色越深,画上的明暗度全靠这温度来调节。”在济南仲宫街道尹家村一家农户小院里,赵殿章一边烙画一边告诉记者,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麻雀就跃然“板”上。
赵殿章今年60岁,是一名铆焊工。年轻时,赵殿章还做过木工,干过水泥瓦工和装修。他每年都在全省各地跑,哪里有活儿哪里去。50来岁时,赵殿章在朋友那里相中了一幅国画,回到家中,赵殿章对这幅画作日思夜想,既然得不到,那咱就自己画!他从电脑上找来这幅画作的照片临摹起来。后来他灵机一动,决定用自己铆焊所用的电烙铁在木板上进行作画,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那时候正好做装修,家里剩了好多废弃的木板。”赵殿章把这些木板整理出来,准备用来作画。虽然他每天都外出打工,但是回到家里无论多累,他都会坐在桌子前画一会儿。他先在草稿纸上画,因为属于“半路出家”,也没有老师教,赵殿章刚开始画的内容都比较简单。但是他坚信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时间长了,赵殿章用起画笔越来越熟练。然而当他把草稿纸上的画印到木板上,用烙铁工具去“上色”时,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次在木板上烙画,根本就把握不好“火候”,不该深的地方一下子烧黑了,木板也熔坏了,根本修复不了。赵殿章不气馁,继续尝试。“烧坏了五六个电烙铁。”赵殿章回忆道,“有时候温度过高,还来不及往木板上画,烙铁就烧坏了。”看着烧坏的工具,赵殿章很是心疼,老伴更是不理解,感觉他在瞎折腾。不灰心的赵殿章开始进一步钻研琢磨烙画的技巧。他吸收借鉴国画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通过对烙笔温度的控制,烙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殿章从最简单的小动物和字体开始练,手中的电烙铁也越来越听使唤。后来他又从网上购置了便宜的木板和可以调节温度的烙画笔,在木板上烙画更加得心应手了。
画的难度也逐渐增加,山水、人物、动物等创作素材他都喜欢去尝试。尤其喜欢画老虎,“我画的上山虎,好几个朋友都喜欢,我就送给他们了。”赵殿章很自豪地说。“前几年我创作的一组‘二十四孝’还被隔壁村相中了,到现在还挂在村里的主干道上呢!”
目前赵殿章创作比较满意的作品有一百多幅,随着自己画技的不断长进,他对以前的烙画越来越看不上眼了。赵殿章不断地欣赏别人的作品,然后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画不断改。有时候灵感来了,画起来几乎废寝忘食。“过完年又要出去打工了。”赵殿章手握着烙画笔笑着说:“但是我手里的烙画笔不会丢下,希望我能继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
当日报纸版面欣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