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工地,一听到焊接声,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焊接参数等指标,这是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结构产品部队长朱化学练就的绝活。

深耕海洋石油行业20余载,朱化学曾参与建造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全球最深吸力筒式导管架、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等多个项目,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拼劲扎根生产一线,在焊花飞溅中铸就匠心。日前,朱化学获评“广东好人”。

革新设计节省人工35%

“我不属于天才,靠的只有勤奋。”从一名懵懂的技术“小白”成长为如今的焊接专家,朱化学坦言,成长路上,自己靠的是一股“死磕到底”的精神。

朱化学高中毕业后就进入海洋石油行业。外人很难想象,如今技艺精湛的他,当年中级工考了三次、高级工考了两次。

一次次的失败,没有让朱化学退缩。他抽出更多的时间钻研练习,拿起焊枪,戴上护具,在焊花飞舞的施工地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如今,朱化学熟练掌握着深海工程手工电弧焊6GR、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6GR等先进焊接技术,取得多项国际焊接资质证书,还多次受邀担任大型职业技能比赛裁判,在“小天地”干出了“大成绩”。

“哪怕是一颗螺丝钉,也要扎得稳!”朱化学所在的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面积最大的装备制造基地。“钢结构焊接是海洋工程建造中的重要环节,一旦焊缝开裂,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20多年来,对待钢结构焊接工作,朱化学始终抱着近乎苛刻的严谨态度。

每次工作,朱化学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要求自己,不断调整比对,研究最佳方案。小管径焊接机械装置,就是他根据20多年来积累的相关数据而设计的,使施工效率至少提高20%,节省人工35%。像这样的革新设计,朱化学和团队完成过很多,其中有8项获得国家专利。

哪里都可以是培训“课堂”

技能人才贵在精,也贵在多。“精”是对个人技术的要求,“多”是出于对行业发展的担当。朱化学深知,培育壮大起一支优秀焊接技能人才队伍,才是对岗位和行业的更大贡献。

抱着这样的想法,这些年朱化学义务组织起多场焊接技术培训,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6G管焊接坡口角度为60度正负5度,需预留间隙2—4毫米。间隙需要多大,钝边需要多大,电流、电压都需要配比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他的课程实用性和应用性强,培训富有成效。

“传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焊接技能人才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朱化学写在培训教案的结束语。从车间食堂到公司会议室,只要有同事前来请教,哪里都可以是他开展培训的“课堂”。在他的用心指导下,同事们先后获得广东省高级焊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广东省技术能手、珠海市技术能手及香洲工匠等多项荣誉。

朱化学曾协同团队圆满完成泰国ZIWATIKA导管架重要项目。在建造过程中,他一边带领团队完成焊接实验,一边还培训出具备手工电弧焊6GR资格证书的焊工近70名、手工电弧焊加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6GR资格证书的焊工80多名,完成分包商考试约200人,真正做到培育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

南方日报记者 王佳欣

实习生 傅倩影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