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点电影原创

上周五,一条热搜映入眼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年来,从北部雪乡到南部边陲。

交出了一张又一张“脱贫摘帽”的答卷。

同日,一部新片在北京举行首映,十点君有幸参加。

主创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驻守了四年,得以让我们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摆脱贫困的奇迹。

从艰难步行翻山越岭到小轿车开到家门口,从破旧的土坯房到亮堂的新居,从少人问津到八方客来……

山间小路铺就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见证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一次次奔赴。

这是怒江沙瓦村的路,是不断绵延生长的希望之路。

沙瓦村,地处怒江大峡谷东侧的碧罗雪山上。

生活在这里的怒族,云南省九个 “直过民族”(指新中国成立后,直接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之一。

他们甚至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砍柴易物、打猎为生的生活习性。

全村228户800多人多半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是全省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怒族之困,困在交通。

2018年之前,这里没有大桥,没有公路,也没有铁路。

只有原始山路,人马驿道。

山谷危石嶙峋,路上险象环生。

他们依山而居,过去得冒着生命危险滑溜索过江…

村民坡罗家里的冰箱坏了,维修工却各种推脱。

坡罗只能步行4个多小时,将冰箱背下山去修,一路歇了十多次。

老人有个小病小灾都要计算出门成本,不捱到非走不可,就咬牙苦撑。

真挺不住了,只能召集全村青壮年,轮流抬着担架,一步步把病人抬下山治病。

村民想卖自家养的土鸡,每次下山只能肩挑20只,卖不掉的鸡还要原路背回。

这条弯弯曲曲的小道,村民走了几十年。

他们每周都会集结在一起,把小路清扫得干干净净。

日常细碎的片段,无不透露着当地村民的共同心声。

这个村子祖祖辈辈都希望能有一条路,可以让他们走出去,让他们把山上的玉米、核桃运下山去卖。

由于不通公路,沙瓦村老百姓生产生活中最离不开的就是玉米。

骡马的饲料靠它,村民的口粮也靠它。

但是由于退耕还林,玉米这种低效作物不能种了,老百姓一时难以接受。

村医阿邓言是村民代表,看到退耕还林,地里荒着没有种庄稼,他很着急。

为了解决这个两难的问题,县委副书记李陶煞费苦心。

乡政府也曾做过大量的调研,给村民发果树,搞庭院经济,动员他们在地里种魔芋。

可魔芋茎块比苞谷更重,就算种出来也运不出去。

兜兜转转又回到问题原点。

但修路又谈何容易,30多公里的距离,成本就要一千多万。

为了能尽快摘帽,政府也努力促成搬迁安置,

每家只交很少的钱(一万块钱左右),就能在山脚下拥有一套政府提供的、市价在四十万元到六十万元之间的房产。

但总敌不过一句, “故土难离”。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

但沙瓦村的民风却异常淳朴,他们勤劳善良,一家种地百家帮。

乡贤老者受到敬重,孩子纯真整洁,全村夜不闭户,村里几乎没有任何垃圾……

他们完全没有“等、靠、要”思想,只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

搬不搬?村民的意见也并不统一。

有的惦记收成,有的住不习惯。

李小二上有老下有小,为了更便利的医疗教育资源,他决定“换种活法”。

政府听见了所有声音,并给了村民多种选择。

路,必须修。

想搬的,大力支持。

各种家电、家具、日用品,政府悉数赠送。

不搬的,直接帮助危房改造。

沙瓦村2017年9月开始修路,2018年通路,2019年土路变成了水泥路。

新路直接修到家门口,一通百通。

短短的几年时间,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小二不仅过上了现代生活,还加入了竹编合作社,赚高附加值的“巧钱”。

种地的老本行也没丢,副业在山上种草果,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举家留在山上的坡罗贷款买了运输用的拖拉机。

还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卖部。

之前全靠肩挑人抬的货品,现在瞬间就能运到家。

店里还卖上了雪糕、冰棍等之前不易保存的“奢侈品”。

坡罗数起赚来的钞票,脸上乐开了花。

在城里专家的支援下,养鸡户李建华的产业规模扩大化。

并且实现了科学养殖,再不用肩挑6个小时下山卖鸡了。

村里的孩子们,也走出了大山。

妈妈带着6岁的腊八和5岁的芳芳,跟20岁的支教老师春花参加了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

他们一起去了天安门看升国旗合影留念,对外界充满了憧憬和好奇。

走在酒店的地毯上,他们小心翼翼。

吃饭时,腊八把蛋壳不小心弄在地上。

妈妈赶紧俯身清理。

擦着擦着,不禁流出泪水。

这种突破认知的贫富差距面前,她的不安夹杂着给人添麻烦的愧疚, 被镜头精准捕捉。

个中滋味,五味杂陈。

错的不是这些淳朴的乡亲们,贫穷才是老百姓最大的敌人。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这也是主创团队扎根沙瓦村4年,最根本的动力。

在导演柴红芳的心底,最想表达的是这片土地的人民身上的美德、人格魅力,以及他们勤劳勇敢、热爱土地、相信并配合政府的决心。

同时,政府也在倾尽全力帮他们解决问题,不让一个农民兄弟掉队。

这种平淡中的真实,恰恰最能直抵人心。

引发观众的共鸣,获得更多的关注,解决更多的问题。

《落地生根》的拍摄团队只有9人。

部队出身的导演柴红芳自认为身体素质不错,结果第一次去沙瓦村竟然没有爬上去,累得坐在半山腰欲哭无泪。

第二次“挑战”他们耗时6个小时,终于一步一步爬上沙瓦。

为了能尽快融入当地乡亲们,主创直接驻扎在当地一座废弃的小学。

几条旧板凳搭上木板就是床。

三张旧书桌、 几台电脑就组成了后期机房。

宿舍紧靠村民的猪圈,每天清晨团队常常是被猪群的呼噜声和吵闹声叫醒。

夏天,房间的墙上和床铺上会爬满各种虫子。

如此艰苦的环境,他们一待就是四年。

沙瓦村长期与世隔绝,很少有外界的人到村子里来。

起初,村里人见到拍摄团队就躲或很快跑开。

为了让村民放下戒备,导演学会了怒族话,到各个村民家去串门,给他们做饭、和他们一起唱歌,很快和他们打成了一片。

扛着摄影机的村民坡罗 和 身着怒族服装的导演

朝夕相处间,村民们的普通话也说得越来越好,他们叫柴导“沙瓦母亲”,

不管是产业发展、旅游开发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村民们都会第一时间来问她,让她帮忙作判断。

导演柴红芳和腊八

“最大的困难不是环境有多苦,而是担心片子拍不好”,这才是主创内心最大的压力。

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不忘初心",才让这个边陲小镇发生的奇迹,为观众所知。

《落地生根》拍摄的4年,正是中国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主创用最朴实的视角,讲述最宏大叙事,

观众得以亲眼见证,那些离我们比较远的政策,变成了一座桥,一条路,一间房,以及一张张发自内心的笑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这些扶贫路上的人和事,值得我们一次次去写,一次次去拍。

只有这样,我们才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如春暖意。

它能驱散严寒,更能经久不息地普照华夏大地。

《落地生根》已于昨日在全国公映,请走进影院见证中国奇迹。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