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长江流域传说中的原始社会部落分布》描绘了远古社会的中华文明各部落活动范围,您属于哪个部落?

太昊伏羲氏:

《庄子》一书最早记载伏羲之名。

《史记》中称“伏牺”或“虑羲”,为华胥氏之子,少典之父,炎黄之祖。伏羲传说的内容,因时代不同而异。相传伏羲氏教民结网、渔猎畜牧、制造八卦等。

根据先秦古籍《世本》记载,伏羲就是天皇。

在神话中,伏羲被认为是所有人类的祖先,伏羲氏是三皇之一,徙治陈仓,定都于陈宛丘(今河南淮阳),以“龙”为图腾,中国古代传说“伏羲”姓风。

▲伏羲与女娲

《白虎通义》云:「三皇者何谓也,伏羲、女娲、神农是也。」

出现稍晚的盘古开天地传说,有学者研究认为很可能是伏羲的传说流传到南方少数民族后演化出的“盘古开天地”传说。

炎帝神农氏:

在《史记》记载中,神农氏不是一个单一人物,而是一个氏族,曾经统治天下。在黄帝时,神农氏势力衰弱,被黄帝所属的轩辕氏取代。在同段记载中,黄帝曾与炎帝在阪泉作战,随后又与蚩尤在涿鹿之野作战,最终取代了神农氏的统治。

东汉王符《潜夫论》记载,神农为一个世代延袭的称号,赤帝魁隗氏,继承了神农称号,被称为炎帝,取代伏羲氏成为天下共主。

在西汉《淮南子》记载中,神农氏为草药医学始祖。这个说法被东汉版《世本》、《神农本草经》及唐代司马贞《补三皇本纪》等承继。

唐代陆羽《茶经》称:“茶之饮,发乎神农。”

在宋朝《太平御览》引用唐朝《周书》注释中,有神农发明制陶的说法。

黄帝有熊氏:

为《史记》中的五帝之首。

神话传说,黄帝的父亲少典为有熊国君,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长居姬水,为姬姓,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相传他出生于三月初三,俗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据《汉书人表考》卷一载:“黄帝,有熊国国君武王少典之子。少典娶有蟜氏,名附宝,感大电绕枢,孕二十五月,以戊巳(误)日生黄帝于天水。《山海经》记载,炎帝在阪泉之战败给黄帝,后来蚩尤纠集炎帝的部属再于涿鹿之战败给黄帝。

目前最早明确对黄帝的传世文献,来自战国中期齐威王铜器金文。在汉朝后,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以确认统治的正当性,因此“黄帝”被视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是古代华夏部落领袖之一,为中华民族与汉族的血亲祖先。

颛顼(zhuān xū)高阳氏:

为五帝之一。父亲是昌意,昌意是黄帝与嫘祖的次子,因德才不足以承大位,被封为诸侯于若水 ,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 。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居帝丘(今河南濮阳市东南),时年二十岁。颛顼将帝位传给侄儿帝喾,即高辛氏。

传说在黄帝晚年,九黎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百姓家家都有人当巫史搞占卜,人们不再诚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于农业生产。颛顼为解决这问题,决定改革宗教,亲自净心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禁断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帝喾(kù)高辛氏:

帝喾自小有德行,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

传说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bò)为都城,以木德为帝。当时,上游黄河西岸的共工氏实力强大,对喾继帝位极为不满,愤怒得用头撞击不周山,使天柱折断,大地斜向东南,并进而发动反叛。帝喾下令火正黎(祝融)带兵平定共工之乱,失败而回。帝喾处死了黎,以黎的弟弟吴回继任火正,再次领兵对付共工,最后平定叛乱。

帝喾亦能知人善任。羿的射箭技术天下无双,帝喾选拔他担任射官,赐给他彤弓和蒿矢。羿也不负帝喾深望,当白难反叛时,他一举将其平定。咸黑、柞卜长于音乐和制作乐器,帝喾命他们为乐官,终于创作出《九招》之乐和鼙鼓、笭、管、埙、帘等新乐器。

帝尧陶唐氏: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喾有两个儿子──挚和放勋(即尧);帝喾死后,以其年龄最大的儿子挚继承帝位,为帝挚。尧好学而能干,十三岁时就受命辅佐帝挚。帝挚才干平庸,未能妥善管理国家。而尧仁慈爱民,明于察人,治理有方,盛德闻名天下。于是各部族首领纷纷背离帝挚,而归附于尧。帝挚也自觉不如尧之圣明,终于在继位九年以后,将帝位禅让于尧。

尧为了管治天下,制定法度,禁止欺诈。他设置谏鼓,让普通人都能对国事发表意见。他树立谤木,鼓励百姓批评自己的过失。

帝尧任命羲和掌管天文,制定历法,授民农时。分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住四方,负责观察日月星辰万物生灵,以通报气候变化,使百姓能及时下种和收获。

帝舜有虞氏:

据古代典籍记载舜是冀州人(当时的冀州,包含今河北、辽宁、山西省),黄帝的九世孙、帝颛顼的七世孙,自六世祖穷蝉起都是平民。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北)。

据《史记》所载,舜曾在历山耕种,让历山的人都相互推让地界;在陶河滨制陶,让河滨的陶器都不再偷工减料;在雷泽捕鱼,让雷泽的人都推让渔界。

舜58岁时,舜摄政共主有8年,帝尧逝世,舜于服丧三年后,就让共主之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人心不服,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正式登上共主之位。

大禹夏后氏:

传说名文命,后世尊称为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玄孙,因在大禹治水中成功治理洪水之患的故事而广为人知。传说中,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政权夏朝的开创者,定都于阳城(具体所在有多种说法)。禹在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史书又称伯禹、夏禹。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 。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