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说,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50岁以上的人群中至少有一半的人得高血压。但是需要注意,很多人得了高血压,可能因为没有什么不舒服,所以容易忽略,这样的话反而给了高血压可乘之机,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病率。
根据现在权威的医学书籍,只要血压>140/90mmHg就考虑有血压偏高的问题,但是并不一定就能诊断为高血压。这是因为诊断高血压不能仅仅依靠一次的测量数值就得出结论,而是需要测量非同日三天的血压来综合判断。然而在基层,很多病人可能仅仅因为一次的血压测量数值偏高就被诊断上了高血压,因此就不得不长期吃药。很多人得知自己血压有问题的时候,就想着如何去防治高血压,为了让大家对高血压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我来分享一下个人的看法。
1.得了高血压,就必须要接受并且正视事实:
很多人在得知自己得了高血压以后,完全没有把这种慢性病放在心上,而是听之任之血压的变化,殊不知真的有一天造成严重的后果,真的就悔之晚矣。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所以自然它产生并发症的速度也是相对缓慢。短期的血压控制的不好,带来的可能更多的是头晕、头痛,但是由于只需要稍微吃点控制血压的药物症状就能缓解,所以大家认识不到长期血压控制不佳的后果。
高血压首先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心脏为了能把血液更好地泵向全身,就不得不克服血压的阻力。可能大家对这个不太理解,举个例子,大家都有过用吸管吹气的经历吧,很明显在空气中吹气的阻力不大,但是在水里吹气能明显感觉到比较大的阻力。当血压偏高的时候,也就相当于心脏在水中吹气,心脏为了保证全身的供血,就拼命工作,但是长期这样的超负荷工作,必然会使心脏不同意。于是心脏功能开始下降,直至心脏出现了衰竭。
另外,当血压偏高的时候,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就会增加,这样会增加血管壁受损的机会。血管壁损伤以后,就会有一些脂质沉积在血管壁表面,然后体内的巨噬细胞就开始吞噬这些脂质,当超过了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的时候,巨噬细胞就开始裂解伤亡,于是就诱发了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最终行成了动脉斑块。血管内壁上长斑块以后,它的弹性就会下降,血管就发生了明显的老化。当血压忽高忽低的时候,就有可能会使血管破裂,所以长期高血压并且血压控制不好的病人得脑危险和脑梗伤的发病率都显著高于正常人。
高血压的并发症其实还有很多,别的包括视力下降、肾脏功能减退、心肌梗伤、主动脉夹层等,由于篇幅所限,所以这里不再解释了。虽然高血压的并发症比较多,但是如果真的能做到平稳地控制血压,那高血压的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会降低很多。虽然当今的医学技术比较发达,但是现在也无法治愈高血压,我们能做的只有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做到早睡早起。
2.血压140/90mmHg,如何预防高血压?
诊断血压偏高的临界点就是140/90mmHg,也就是说血压超过这个数值,并且是非同日三次测量,那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但是需要注意一点,生活中可能有些朋友睡眠不好了、吃饭吃的口味重了,就会有血压稍微高于140/90mmHg的情况。可能在睡眠恢复正常或者吃饭注意低盐、低脂、低等情况的时候血压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对于这种比较早期的血压偏高的人群来说,确实有逆转高血压的可能性,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生活细节。从饮食上考虑,应该注意低盐、低脂、低糖、低能量饮食,每天摄入的食盐量控制在6g以内,每天的油脂摄入控制在25g左右,尽量不吃糖果或者甜品,控制好每天的能量摄入。可以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因为它们不仅能增强饱腹感,还能够抑制人体对脂肪和有害物质的吸收,可以起到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下清淡饮食,因为重口味饮食已经被证实了和高血压有一定的联系,所以这点需要注意。之所以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最主要的一个目的是为了维持正常的体重,因为肥胖本身也是高血压的一个高危因素。对于肥胖的人群来说,他们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而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就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这种物质具有水钠潴留的作用,如果人体内的胰岛素含量高的话,就会使血管内的水分增加,所以能引起血压偏高。
还有一点就是应该去除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酒、不熬夜、不久坐、不生闷气。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早睡早起。之前我特地查过关于熬夜的时间定义,中医认为只要超过夜间10点30就考虑为熬夜,而西医普遍认为超过11点之后才算熬夜。熬夜可能会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而且还能引起内分泌紊乱,所以会对血压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经常运动一下。之前大家估计都听过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吧,其实这句话用在高血压患者身上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经常运动的话,可以让人处于放松的状态,而且在运动的时候能够锻炼血管,增强血管的功能。如果一个人整天处于不良的生活环境下,那就会容易引起血压的偏高。
本文纯为手打,如果觉得对您有用,还请不要吝啬地点个赞、转发一下,如果有疑问,可以在下方留言,定会回复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